1951年的朝鲜战场,炮火硝烟四起,血雨腥风间,战局瞬息万变。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关键时刻,中国人民志愿军180师遭遇了严峻的围困,战场形势危急到令人窒息。就在这危急关头,一位英勇的身影挺身而出,那就是军务科长张杰。凭借他的果敢决断与智慧,180师指挥机关得以成功突围,避免了全军覆灭的悲剧。
进入1951年5月,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开始使用“磁性战术”,凭借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空中优势,对中国志愿军展开了猛烈的穿插与包围。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,第180师接到了阻击敌军的紧急任务,成为了抵挡敌军铁蹄的关键一环。
180师的师长郑其贵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,1929年便投身红军,历经了长征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磨砺。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。美军的穿插部队行动迅速犹如闪电,一旦步兵被敌军拖住,包围圈迅速形成,180师将会陷入死地。当时,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了几天,补给线被切断,干粮早已消耗殆尽。
郑其贵清楚,180师如今面临的处境十分严峻,但他依然毫不退缩,毅然肩负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。然而,他也明白,硬拼无法取胜,必须为部队留下突围的机会。师机关是部队的“大脑”,共有440余人,身负指挥重任。如果这一部分人员能够成功突围,即使主力部队损失惨重,180师依然可以重组并恢复战斗力。
展开剩余77%这个艰难的任务落在了军务科长张杰身上。张杰同样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,战斗经验丰富,郑其贵对他充满信任。张杰在接到任务时毫不犹豫,立即向师长保证定能完成使命。原本他打算带领一个连队作为掩护,但郑其贵坦言现有部队无法抽调出人手,只能依赖他一个人。
为了确保师机关能够顺利突围,张杰将全体人员分为四个连队:指挥部为1连,政治部为2连,后勤部为3连,直属连为4连。每个连队都配有联络员,以确保在行动中能够顺利保持通讯。张杰亲自检查了每一位战士的装备,叮嘱大家只带最必要的物资,轻装前行。
敌军在周围布下了密集的火力网,坦克轰鸣,炮火不断划破夜空。师机关的队伍只能摸索前进,山路湿滑,步伐艰难。敌人时刻在威胁着他们的安全,一丝疏忽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。张杰毫不犹豫地走在队伍最前方,手中拿着地图和指南针,带领着队伍朝马坪里方向前进。
张杰心中深知,这一场突围的成败关系着180师的生死存亡。就在北培山集合队伍时,他发现白天敌机频繁出动,便果断决定不按照原计划的白天行军,而是选择等到夜幕降临时再行动。白天,某支军医院队伍试图通过开阔地,结果被敌机发现并遭到猛烈轰炸,伤亡惨重。
夜幕降临,瓢泼大雨倾盆而下,战士们的衣物瞬间被雨水打湿,但张杰清楚,这场暴雨是最好的掩护。雨水不仅使敌机视线受阻,也让地面巡逻活动明显减少。张杰下令,四个连队保持适当间隔,悄无声息地沿着山路行进。
行进途中,他们遇到了一个受伤的护士长张道华。她是在白天轰炸中幸存下来的,但腿部受伤严重,已无法自行行走。张杰立刻检查她的伤势,果断命令将她抬上担架,继续前行。他坚定地说:“一个同志也不能丢下。”
虽然夜间行军为他们提供了掩护,但路途并不轻松。山道泥泞滑腻,几次有战士差点摔倒。张杰手持手电筒,微弱的光芒在前方指引方向,他不断提醒大家要小心谨慎。直到凌晨,队伍终于到达马坪里,在一个废弃的村庄里暂时休息。战士们挤在破旧的房屋下,匆匆吃掉剩下的干粮,稍作喘息。
然而,休息未久,侦察兵急匆匆赶回报告,敌军已逼近村庄。张杰毫不犹豫地召集干部,决定亲自带领十名战士去引开敌人。他挑选了十个身手敏捷的战士,携带轻武器,悄然向敌军方向接近。果然,敌军上钩,开始追击这支小队。张杰带领队员们边撤边打,故意放慢速度,成功将敌军引得越来越远。
突围的路途依然艰险,队伍进入了更加复杂的深山,能见度低得几乎为零,浓雾弥漫,战士们只能靠绳索依次行走。一名战士因雾气过浓,不慎踩空摔下了山坡。张杰立即带人下坡寻找,发现他脚踝扭伤,无法继续前行。张杰毫不犹豫地背起他,艰难地爬回队伍,并叮嘱大家:“一个人都不能落下。”
行进了四十多里,队伍终于到达一个小山村。天快亮了,张杰本想让大家稍作休息,但侦察兵再次报告敌军靠近。张杰当机立断,将队伍分成几个小组,分散突围,并指派联络员保持通信。
在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时,有战士不慎踩断了树枝,暴露了位置。美军立即启动照明弹,并紧随其后发起猛烈炮击。就在生死攸关的瞬间,远处传来志愿军的炮火,那是友军的支援。张杰抓住机会,带领队员们冒着炮火冲过去,终于与179师536团2营会合。
180师指挥机关能够成功突围,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深远的意义。虽然第五次战役给180师带来了极大的损失,但指挥机关得以保留,为部队后续重建提供了希望。1951年10月,180师吸纳了川东、川西、川南等地的基干团,逐步恢复了战斗力。到1953年的金城战役中,180师以出色的表现歼敌数千人,进一步扩大了占领区。
张杰在这场突围中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,他巧妙利用雨夜与浓雾掩护行动,亲自带队引开敌人,救治受伤战士。他的智慧与团结精神,成为了志愿军在困境中翻盘的缩影。
从战略角度看,保住指挥核心是成功突围的关键。在二战时,盟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也是优先保护了指挥人员,才为后续反攻积累了力量。180师这次突围同样如此,保住了指挥机关,才为部队的未来重生铺平了道路。
尽管有观点认为,指挥失误和接应不力导致主力被围,但无论如何,张杰的英勇突围无疑为180师留下了希望,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配资-股票专业配资-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-十倍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