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4个月前,菲律宾获准进口20架F-16V机型的背景下,“Defence Security Asia”网站13日援引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的消息表示,后者正积极与菲律宾的学术机构和工业界展开合作,意在争取把这笔大单搞到手。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培养本土的买办势力,力图促成一笔菲律宾其实用不上但利润丰厚的军售交易。
▲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果然是打算谋取更多利益的。
作为2024年GDP大约4700亿美元、在全球排名第33位的国家,菲律宾正常情况下一次军售的额度大概在20亿美元左右。今年4月,美国国务院批准一笔55.8亿美元的军售给菲律宾,涉及20架F-16V战机(其中包括4架双座教练型)。虽然菲律宾内部有人觉得现在是引进先进装备的好时机,但空军显得相当冷静,把目标放在韩国的FA-50和瑞典的“鹰狮”战斗机上。6月初,菲律宾和韩国也签订了一个初步采购协议,计划以7亿美元购买第二批12架FA-50。
菲律宾已经向韩国购买了第二批FA-50战斗机。
考虑到菲律宾的武器进口预算比较紧张,签了这份订单后,大家都觉得以后应该不会再出现F-16V和“鹰狮”的采购了。但洛克希德·马丁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的军工巨头,当然有其自己的独门绝技。F-16V这个型号,起初是针对F-16大量库存,推出的升级版本,洛克希德·马丁当时也只是想赚点升级费罢了。没人想到,由于F-35A一直推迟交付,再加上销售受限,其他国家的五代机也没能及时进入市场,结果F-16在问世近50年之后,最新的改进型号依然源源不断地获得订单,而且价格也不比F-35A低多少。
▲F-16V的价格确实挺高的。
面对这样的场面,没有风险、每一笔都是大赚的局面,洛克希德·马丁毫不犹豫地投入巨资,把F-16V的生产线搬到别的地方(原厂址让出给F-35生产),准备迎接一场大干。然而,商业世界从来不缺短期的辉煌,也会有人因为一时的成绩迷失方向,投入大量资金后最终亏得血本无归。洛克希德·马丁在付出这么高的成本后,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于乐观。毕竟,要在2025年前以超过2亿美元的单价,买到四代半的F-16V的客户其实真的不多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菲律宾的这20架订单变得尤为珍贵。
把F-16V的生产线转移出去,意味着会有非常高的沉没成本。
洛克希德·马丁依然坚持传统操作方式,一方面游说美国政府提供贷款,菲律宾驻美国大使罗穆阿尔德斯也证实了这一点,他提到菲律宾正准备与美国就此进行谈判,并希望能得到一些国防采购方面的优惠条件。另一方面,就是前面提到的,积极培养菲律宾土生土长的买办,强调“不再把美国作为武器供应商,而是作为长期合作的国防创新生态伙伴”的美好愿景,还通过和菲律宾大学合作,投资建设实验室和培训中心等项目,赢得菲律宾内部的支持。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,分散了利益,多方共同获益这55.8亿美元的合同,以及未来可能获得的其他利益。
▲洛克希德·马丁确实拥有丰富的经验
站在菲律宾的立场来看,根本没有必要去装备F-16V。这种先进的四代半战斗机在菲律宾空军里所能发挥的战斗力,可能比FA-50也差不了多远,但投入的资金却高出四倍以上。这笔钱当然不可能由美国或菲律宾的政治家庭来承担,最终还得由所有菲律宾人来共同负担。从国内角度来看,一旦这20架F-16V订单真正落实,可能会把菲律宾本就有限的国防资源压得更紧,至少几年内都难以实现更明显的突破,也就难怪有人觉得这不算什么糟糕的事。
实际上,FA-50就算是菲律宾空军的装备巅峰了。
这些年,为了帮助菲律宾重新崛起,美国和它的盟友确实给了不少实惠。不过根据过去的经验,一旦美国稳固了在那里的地位,背后那些商业和军工财团肯定不会放过捞利益的机会。像日本就很典型,他们买的F-35平均价格在全球排名前三,谈判过程中也不得不屡次让步。就算菲律宾能躲开洛克希德·马丁打算出口20架F-16V的陷阱,之后还有其他同样价格不菲的美国武器在等着,所谓的“逃脱”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
益通网配资-股票专业配资-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-十倍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